荆州市:江陵县改革赋能四个一构建高效医共体
时间:2025-11-25 文章来源: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江陵县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工作目标,创新推行“资源配置一盘棋、运营管理一本账、信息互通一张网、上下齐心一家人”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就医秩序优化、群众负担减轻的目标。
一、坚持资源配置“一盘棋”,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成立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主任,编办、人社、医保、财政、发改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出台《江陵县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制定编制备案管理、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配套政策,并协同推进。成立医共体理事会,修订医共体章程,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医共体内部资源整合,依托总院设立人力资源、医疗业务、财务、药械、健康服务、信息管理中心,统筹推进“六统一”管理。成立医学影像、远程心电、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县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机制,深入推进人员、技术、管理、服务“四个下沉”。去年以来累计下沉专家134人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2名。
二、实行运营管理“一本账”,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财务统管改革。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实施全面预算和全成本核算,对医共体的财务预算、成本费用控制、统计、内审、医保资金集中管理。医管委会议明确县财政在保持原有补助资金不变情况下,将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购置产生的债务纳入政府债务统一管理。二是医保支付改革。按照“医共体内总额打包预算、一体化考核”的工作思路,将DIP预算金额打包给总院,共同参与参保缴费、刚性支出管控、年终考核等医保管理,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按规定共享结余或共担风险,切实调动参与基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三、打造信息互通“一张网”,赋能智慧医疗升级。一是全民健康“一张网”。打通总院、分院、村卫生室HIS、LIS、PACS等信息系统,诊疗数据全部接入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均可调阅患者既往医学影像、检验检查结果等信息,实现集中数据管理,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得到高品质医疗服务。二是远程诊疗“一张网”。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心电一张网”延伸至村级,县级医疗机构全部接入省市检查检验互认平台,构建了“病理切片数字化、诊断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的病理诊断服务新格局,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去年以来累计开展远程诊疗服务5.3万余人次,从乡村级成功救治心血管高危患者72人次。
四、凝聚上下齐心“一家人”,培育协同发展理念。一是党建引领,凝聚共识。以“一家人”理念为核心,通过专题党课、政策研讨等形式,引导成员单位从“各自为政”转向命运共同体。开展“名医下乡”党员先锋岗、支部结对帮扶等活动,推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举办清廉医师大讲堂、医共体医疗技能大赛、护士节、医师节庆祝活动,增强成员单位归属感,实现从“物理整合”到“身心融合”。二是分级诊疗,全程服务。把家庭医生签约、村级卫生室作为发现疾病的第一关口,落实“基层首诊”。完善医共体内转诊目录260种,开通医共体内预约诊疗、转诊绿色通道,由医疗业务管理中心负责县乡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的患者上转对接和出院信息的下转分配。以县急救中心为核心,建设7个标准化急救站,统一调度,构建“急慢分治”的县域内“13分钟急救圈”。
通过整合、优化、联通医疗资源,协同服务患者就医格局初步形成,“医疗、医保、患者”三方共赢发展目标逐步呈现。2024年,总院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8.3%,住院人次同比增长7.3%,三、四级手术占比48%,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基层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33.56%,住院人次同比增长3.34%。基层就诊率达73.45%,同比增长3.33%。
责任编辑:李薇
稿件来源:荆州市卫生健康委
原文链接:http://wjw.hubei.gov.cn/bmdt/ywdt/tzgg/202511/t20251121_581769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