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时间:2025-01-06 文章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2024年12月27日,国家疾控局举行“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成效”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202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疾控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表示,一年来,疾控系统以守护人民健康为根本目标,全面实施《指导意见》,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疾控事业发展情况可用“稳、新、强、活”4个字简要概括。
“稳”主要体现在体系改革上。“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纵深推进各地机构改革。”熊煌介绍,各省级疾控局全部完成组建,实现实体运行;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加挂预防医学科学院牌子,强化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市级、县级疾控机构和监督机构整合,促进专业技术支撑与监督执法工作的有机衔接,进而实现“1﹢1>2”的改革效果;鼓励基层发扬首创精神,因地制宜落实改革要求,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功能完备、全社会参与的良好疾控工作格局。
“新”主要体现在机制创新上。“我们巩固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拓展到重大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熊煌表示,创新“多病同防”机制,探索按呼吸道、消化道、虫媒等传播途径,分类优化“多病同防”的策略措施。
在探索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方面,熊煌介绍,16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或预防保健科室全覆盖;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扩大到全国254个地市,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截至2024年11月底,共遴选出约8700名专职疾控监督员和3.37万名兼职疾控监督员,进驻2.82万家医疗机构;启动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探索预防、治疗、管理等一体化的防治服务新模式。
“强”主要体现在能力提升上。“着眼于‘强优势、补短板’,国家疾控局在全系统开展‘大练兵’活动,先后举办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地方病防治、寄生虫病防治、预防接种等多项技能竞赛,全面提升了疾控队伍的专业能力。”熊煌说,在监测预警方面,推动监测从单一渠道向多渠道转变、从单病种监测向综合监测转变;在检验检测方面,指导推动各地积极开展疾控机构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国有26个省份建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应急处置方面,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达到25支,建成3380支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实现市、县全覆盖,打通了传染病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在监督执法方面,稳步推进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全国1488个试点县的25.4万家用人单位完成职业危害风险分类。
“活”主要体现在人才科技一体推进上。熊煌介绍,在人才“引、育、留、用”方面,发挥“头雁”效应,实施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支持项目,在2023年培养20名公共卫生领军人才的基础上,2024年把名额扩大到50名;推进疾控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提质扩面,大力培养懂临床、懂预防、懂管理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病原学与防疫技术体系研究”重点专项为抓手,推进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应用。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
2024年8月,国家疾控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雷正龙介绍,2023年和2024年中央财政投入经费,支持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其中北京、天津、湖北、浙江等省份已初步建成。
为了实现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之间传染病相关数据的有效衔接,国家疾控局在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部署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截至目前,集成部署到位率达到71%,北京、天津、江苏、山东、湖北、重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集成部署到位。”雷正龙说,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了传染病数据自动分析和预警能力。
在持续优化预防接种服务方面,国家疾控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副司长(主持工作)李筱翠介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已达14种,可预防15种传染病,我国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多种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国家疾控局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推动11省份启动电子预防接种证建设和应用试点,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将预防接种证纳入出生一件事办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近年来,浙江省在疾控领域持续推进数智应用服务,助推业务发展,惠及民生福祉。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疾控局局长姚强表示,以预防接种为例,浙江省通过迭代升级免疫规划管理平台,实施推出电子预防接种证、建设智慧接种门诊等措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姚强介绍,浙江省推出全国首张电子预防接种证,统一全省电子签章,实现了在接种门诊取号、登记、接种、留观等全流程一证通用,突破了传统纸质接种证易破损、丢失等局限,并实现入学入托等场景的数据共享利用。“目前,我省已经累计发放电子预防接种证520万张。”姚强说。
冬春季是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及诺如病毒胃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阚飙介绍,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近期监测结果显示,不同病原体所致感染的疫情走势有所不同。到医院就诊的、症状类似流感的患者中,流感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检出阳性率较高。其中,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近期上升趋势明显,进入了季节性流行期,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上升。此外,鼻病毒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肺炎支原体的主要感染人群是5~14岁儿童,我国北方省份的阳性率在下降,南方省份自2024年秋冬季以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预计冬春季仍将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叠加流行态势,从目前情况看,2024年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规模和强度比2023年要低一些。”阚飙说。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zwyw/408768.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