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保健食品资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保健食品调研

忻州三项制度助推全市食品小作坊健康发展

时间:2025-11-05 文章来源: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全市食品小作坊健康规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今年以来,忻州市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忻州市食品小作坊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忻州市食品小作坊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指南(试行)》和《忻州市食品小作坊卫生管理指南(试行)》三项制度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实施,标志着全市食品小作坊监管进入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忻州市食品小作坊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实施意见》 由忻州市市场监管局和审批局联合出台,明确了食品小作坊的登记条件、规范了登记流程,要求登记建档率、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等关键指标达到100%。同时,从生产加工场所、设施设备、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贮存运输、检验检测、人员管理、食品安全标识标签等各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旨在通过严格的准入和过程监管,全面提升食品小作坊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并鼓励探索集中化管理模式,促进行业整体规范有序发展。

  

  《忻州市食品小作坊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指南(试行)》 明确了风险管理的动态监管新机制,综合食品小作坊的静态风险因素(如食品类别、生产规模)、动态风险因素(如生产经营条件保持、过程控制)以及通用信用风险因素,对其进行科学量化评价,并据此划分为A级(低风险)、B级(中风险)、C级(高风险)三个等级。监管部门将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的监管频次和措施,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有效提升监管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精准性。

  

  《忻州市食品小作坊卫生管理指南(试行)》 聚焦生产加工环境的细节,对厂区环境、车间主体结构、设施设备(如供水、排水、通风、照明、仓储等)以及人员卫生管理等方面均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例如,明确了生产场所与污染源的安全距离、车间内部结构与材质的卫生要求、不同区域的隔离标准、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规范等,为食品小作坊改善卫生条件、防范污染风险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从基础上筑牢食品安全卫生防线。

  三项制度的协同实施,形成了从准入到退出、从信用到风险、从过程到环境的全方位、多层次监管格局。下一步,该局将扎实推进制度落地执行,持续强化监管与服务,推动全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

  


原文链接:https://scjgj.shanxi.gov.cn/xwzx/jczc/202511/t20251105_999033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